您的位置:首页 > 科技 >

朱荣漫游者的工作状态如何?火星探测会有哪些新发现?

2021-12-23 11:37:00 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

今年5月15日,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——田文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。现在,朱荣火星车已经运行了210多个火星日,轨道器在轨运行了510多个火星日.从发射、轨道运行到着陆和巡逻,田文一号的一举一动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。

近日,英国杂志《自然》公布了2021年度十大人物榜单,重点关注在今年重大科学事件中有一席之地的人物。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人。

火星车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?火星探测会有哪些新发现?中国什么时候能从火星带回土壤?针对火星与行星探测这一热点话题,本报记者近日对张荣桥进行了专访。

漫游者实施扩展巡逻探测。

2月10日,实施近火制动,成功绕火星飞行。5月15日,在预选着陆区完成教科书式精确着陆;5月22日,火星车离开着陆平台,踏上火星土地进行检查探索,开始了火星“探索之旅”。——田文一号实现了完成入轨、着陆、巡视三大任务,迈出了中国行星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。

"目前,田文一号巡逻机和朱荣漫步者状态良好."张荣桥说,到今年8月15日,朱荣号火星车已经完成了预定的90天火星科学探测任务。在此期间,位于火星轨道的轨道器主要为火星车中继通信,并将火星车检查获得的科学数据传输到地球。

据张荣介绍,在完成90次火星日巡视探测任务后,火星车通过了——的日晷相位,太阳在地球和火星之间移动,由于太阳电磁辐射的干扰,火星车和火星之间的通信不稳定。按照既定计划,火星车将在白天暂停科学工作,并定期进行自检和自测。

日落之后,火星车朱荣继续行进至乌托邦平原南部的——古大洋与陆地交界地带,经科学家初步考虑,展开了延伸巡逻任务,探寻火星起源与演化之谜的线索。轨道器进一步优化调整了轨道,兼顾了探测火星轨道时火星车的中继通信。

“相对来说,在任务扩展阶段,火星车的出行频率会比以前降低。”张说:“每个月都要组织相关人员研究确定下个月的作战计划。负责日常飞行控制管理的小组应制定运行策略并实施控制,每天监控运行状态。”

“比如着陆区的沙丘、岩石等典型地貌,火星车是否应该停下来详细观察?漫游者遇到复杂的地形,如沟壑和山脊。你想绕过它吗?针对这些问题,大家一起讨论,一起制定计划。”张榕桥说。

检查期间,朱荣火星车高效运行,获得了地形地貌影像、行驶路径磁场信息和地下断面结构信息、岩石、沙丘等典型地物成分信息、温度、气压、风向风速气象信息等第一手科学数据。张荣说,科学家认为,朱荣火星车着陆点的科学发现机会更多,通过研究可以增加人类对火星的了解。

自今年8月以来,中国国家航天局已经发布了五批田文一号的科学探测数据。到目前为止,科学家们通过对探测数据的研究,已经发布了一些研究成果。

“我们希望科学家有更多的时间充分挖掘科学探测数据中的科学信息。明年我们计划举办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科研成果交流会,相信会有中国人的原创成果。”张榕桥说。

中国行星探索的开放合作

张荣表示,双方团队“一拍即合”。测试过程中,朱荣火星车将测试数据发送给火星快车,火星快车接收到数据后转发给欧洲,欧洲再转发给北京航天控制中心。中国技术团队解读后,判断数据的正确性。

“通过这次合作,验证了欧洲轨道器与我们的火星车之间中继通信的可行性,我们也验证了相关设计标准与国外设备的兼容性。”张荣桥表示,双方将进一步开展科学数据中继通信合作。

在“田文一号”任务实施过程中,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测控支持、载荷研究、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,共同为增进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识贡献了智慧和力量。

例如,张荣表示,在田文一号探测器研发过程中,中国与欧空局就火星环境模型数据进行了技术交流;在今年10月的日食期间,中国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天文研究所一起,使用分布在世界各地10多个地方的射电望远镜来探测太阳掩星。通过分析太阳风对电磁波信号的干扰,研究了太阳风固有湍流引起的行星际电子密度波动等科学问题。此外,中国还与美国航天局和欧空局开展了轨道数据交换合作。

“中国的行星探测项目已经开启。”张荣桥说,“我们欢迎有意愿的国家在各个层面开展合作。”

张荣表示,火星探测数据的研究是下一步合作重点。“我们的数据非常丰富,合作空间很大。根据中国国家航天局的相关管理规定,检测数据将提供给全世界的科学家。各国科学家可通过各自主管部门联系中国国家航天局进行交流合作。”

火星采样返回将在2030年左右实施。

根据我国行星探测工程总体规划,2030年前后,我国将以火星探测为主线,开展小行星探测、火星采样返回和木星系统探测等任务。

“目前,小行星探测任务已进入初步研制阶段,我们将努力按照既定计划发射实施。”张荣桥说,除了科学研究的意义,这次小行星探测任务还将通过技术的递进式发展,为后续火星取样返回验证相关技术。

“火星取样返回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技术挑战,目前还没有国家做得到。”张荣桥说。

人类已经实现了登月,嫦娥五号在去年完成了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,从火星取样返回为什么这么难?张荣桥直言,从火星取样返回与月球有天壤之别。

难点之一是“逃逸速度”——火星的“个头”比月球大得多,从火星上起飞返回需要更大的逃逸速度,这就要求火箭有更强的动力。

难点之二是“大气”——与月球的真空环境不同,火星表面存在大气,从火星表面起飞就像在地球上发射火箭一样,需要一整套适应火星大气环境的飞行产品及其控制系统。再加上往返火星路途遥远,火星环境恶劣,都增加了取样返回的难度。

“诸多难点最终都集中在一个课题,就是火星表面的起飞。这涉及到燃料低温储存技术、动力技术、控制技术等。我们准备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,把这些关键技术解决掉。”张荣桥说。

木星系探测也是中国行星探测的目标之一。张荣桥说,到目前为止,人类对木星系的认知尚浅、探测有限,木星系孕育着大量科学新发现的机会。

“木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、环境极其恶劣。到达木星附近,它的太阳光照强度只有地球附近的3%。如何获取能源、抵御和适应极端的空间环境,这都是要努力解决的难题。”张荣桥说,从月球到火星,再往外走向木星,这是中国行星探测走向深空的必然趋势,也将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。

一步实现“绕着巡”展现担当精神

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的那一刻,张荣桥激动落泪的场景令很多人动容。回想起当时的感受,张荣桥说,又甜又咸的眼泪中,有喜极而泣,也有如释重负。

“为了这项任务,我们坚持奋斗了10年,兑现了对国家的承诺。一次实现‘绕着巡’,成功来之不易。”张荣桥说。

“去火星,中国人是第一次。当我们瞄准这个任务的时候,也在犹豫和思考,到底该怎么去?”张荣桥说,最初设计火星探测方案时,也想采取与中国探月工程“绕落回”三步走类似的步骤。

“但我们还是不甘心。”张荣桥直言,一方面,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,为火星探测奠定了技术和能力基础;另一方面,中国火星探测起步较晚,中国科学家对火星研究需求迫切,如果还是四平八稳,就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。

“我们要有担当精神,有承担风险的勇气。”张荣桥说,“通过努力,一次任务实现对火星‘绕着巡’,风险可控。”

风险可控绝不意味着没有风险。历史上,火星着陆巡视任务的成功率仅为40%多一点。面对巨大挑战,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在方案设计初就做了全面详实的任务实施计划,对技术方案进行反复设计确认,并开展了大量地面试验验证工作。

“很多人说,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圆满成功太容易。”张荣桥说,“其实非常不容易,靓丽的成功背后一定有艰难曲折。”

张荣桥说,就像运动员一样,赛场上完美的动作背后是反复练习中的失误、摔倒,火星探测任务在产品的设计、试验等环节也出现过反复甚至是错误。“我们在摔打中得到了经验,提高了能力和水平,确保了最终的任务成功。”

“现在来看,一步实现‘绕着巡’的路子是完全正确的——第一,技术上实现了跨越,我们成为第二个具备火星巡视探测能力的国家,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到国际先进行列。第二,节省了经费。更重要的是,火星探测长了国人的底气,为后续实现火星表面采样返回坚定了信心。”张荣桥说。

“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,是上千家研制单位和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取得的,汇成一句话,就是中国力量。”回顾火星探测任务,张荣桥感慨道,“从事航天事业需要一种情怀。看到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得到国家和人民的认同,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,我们感到非常荣幸。”

栏目导读

改了!618前淘宝改名: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

终于改了!618前,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。记者发现,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,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。据悉,这是

2021-05-27 16:54

天猫618预售火爆,犀牛工厂订单排到下个月

太火爆了,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!5月26日,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。天猫618预售启动后,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

2021-05-27 16:55

造车“二进宫” 美的再陷多元化怪圈?

  为提振投资者信心,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。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,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、增持牌以及王炸——进军新能源汽车产

2021-06-01 10:42

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

日前,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: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,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、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

2021-06-01 14:35

中消协测评:奥克斯、科龙空调样机自清洁细菌表现较差

  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,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,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、除菌、新风、净化、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,但这些

2021-06-04 14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