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《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》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,中国即将探索的2016 HO3小行星可能是来自月球的岩石。这颗小行星有什么特别之处?为什么说可能来自月球?中国计划如何探索这颗小行星?
也许是来自月球的小行星。
这颗小行星代号为2016 HO3,国际永久编号为469219,于2016年4月27日被美国夏威夷的泛星计划望远镜发现。科学家发现这颗小行星在一个非常奇怪的轨道上。它不仅像其他小行星一样绕太阳运行,而且还在非常遥远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。
科学家预测,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,这颗小行星将同时处于围绕太阳和地球的稳定轨道上。可以说,小行星2016 HO3是地球除了月球之外的又一颗“准卫星”或“小卫星”。正因为如此,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对它感兴趣。
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这颗小行星可能来自月球?
我们要知道,当太阳照射在小行星上时,由于小行星的物质元素组成和尘埃颗粒大小分布不同,会导致特定光谱范围内的太阳光被吸收。因此,小行星的反射光谱特征可以反映小行星的表面物质组成和结构。
如果用光谱仪测量太阳光在不同光谱波段的反射和吸收,就可以得到小行星的光谱曲线,进而推断出小行星的物质组成。科学家测量了这颗小行星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。研究发现,该小行星一般为S型岩石小行星(主要由硅酸盐组成),但其近红外波段光谱曲线斜率与其他小行星不同,但与月球岩石更为相似。因此,科学家推测,这颗小行星可能是月球的一个碎片,以一定的冲击力进入了绕太阳运行的轨道,经过复杂的演化,成为了地球的“小月亮”。除了光谱相似外,这颗小行星的轨道能量也接近地月系统。
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颗小行星是否是来自月球的石头。然而,有迹象表明,它可能与地月系统有一定的渊源。它的身份,或许只有在我国的探测器从这颗小行星上取回样本后,我们才能在实验室分析后给出明确的答案。
采样计划在2025年左右。
今年6月12日,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。该局发言人徐红亮在会上表示,中国将于2025年前后开展近地小行星采样返回和主带彗星探测任务,实现一次发射完成一颗近地小行星采样返回和主带彗星探测任务。
此前,2019年4月19日,中国国家航天局通过官网发布了《小行星探测任务有效载荷和搭载项目机遇公告》的介绍。探测器将携带科学载荷绕近地小行星2016 HO3飞行,然后选择机会附着小行星表面并收集小行星样本,然后返回地球附近释放返回舱并将小行星样本送回地球。这个过程将在大约三年内完成。上述过程完成后,探测器借助地球和火星飞向小行星带约7年,对主带133P彗星进行了轨道探测。探测器配备相关科学载荷,通过飞越、伴随飞行、附着和采样返回等方式,对目标小行星进行遥感探测、原位探测和采样返回。
中国小行星探测任务具体包括以下科学目标:一是在2016年HO3中测量轨道、自转、形状、大小、热辐射等物理参数。二是探测2016 HO3的形貌、表面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,获取小行星样品的背景信息。三是对2016年HO3返回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,确定小行星样品的物理性质、化学矿物组成、同位素组成和结构;确定和研究小行星样本的年龄;与陨石对比,建立返回样品与陨石、地面观测、遥感原位分析数据的关系。
中国国家航天局还公开征集国内外科学载荷和加载项目计划,预留200公斤承载量供公众加载,鼓励中外科研机构联合提出加载技术方案,欢迎国外科研机构参与载荷计划征集,按照“免费加载、数据共享、自负盈亏”的原则进行国外载荷的承载。
中国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是一项高起点、高难度、高能见度的创新空间任务,将实现太阳系“一带一路”探测,是中国重大行星探测工程的下一个标志性工程,将突破诸多核心技术,获得大量科学数据和有价值的小行星样品。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深空探测能力、推动行星科学快速发展、建设航天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终于改了!618前,手机淘宝正式改名为淘宝。记者发现,目前在AppStore等各大应用商店里,原来手机淘宝APP的名称已经变成了淘宝。据悉,这是
2021-05-27 16:54太火爆了,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!5月26日,犀牛智造计划排产总监陈哲发了一则朋友圈。天猫618预售启动后,一批尝试即卖即产服饰商家销
2021-05-27 16:55为提振投资者信心,美的近来真的很努力。对于意兴阑珊的资本市场,这家家电巨头接连打出了回购牌、增持牌以及王炸——进军新能源汽车产
2021-06-01 10:42日前,有网友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表示: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,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、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
2021-06-01 14:35如今消费者选购空调时,除了基本的温度调控功能,更多人倾向关注附加了自清洁、除菌、新风、净化、舒适等健康理念和功能的产品,但这些
2021-06-04 14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