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讯 >

永葆初心永担使命——基层党员到省委讲党课活动发言摘登

2021-06-29 16:40 来源:大众报业·大众日报

  ■编者按 6月28日下午,省委举行“永葆初心 永担使命”基层党员讲党课活动,邀请12名工作在基层、一线的党员代表为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。作为老党员、农村党组织书记、扶贫党员干部、抗疫榜样党员、企业党员代表,12位同志结合自身经历,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扎根基层、服务群众、干事创业的实践和感悟,每个故事都令人收获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启迪。本报摘登12位同志的发言,以飨读者。

  就图群众说党好

  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社区原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 梁兆利

  我出生在一个很苦的家庭,我父亲是逃荒要饭的出身。当年,俺家里人口多,吃不上、穿不上,是公社照顾俺,俺兄弟姊妹才长大。俺爷们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,老父亲在世时常常教育我,要当个共产党的好干部,要一心想着群众,不要忘了党恩。

  197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,我下决心好好干,一定让群众说党好。这些年,我悟出一个理儿:要叫群众说党好,得先叫群众过得好!

  叫群众过得好,吃水是头等难事。那时候,俺村是四邻八乡出了名的穷山村、“干巴村”,祖祖辈辈只有一口井,一年到头排队刮水吃。1988年8月份,县里对缺水的村有扶持政策,我就想,必须抓住这个机会,把汶河水引进村。当我在全体村民会上说出这一想法时,一下子炸了营,有的干脆扭头走了,有的还一边走一边说风凉话,但这些话更激起了我的劲头,“共产党员想干的事,没有干不成的!”修扬水站没有钱,我卖了自己新买的农用车,发动村“两委”凑了一部分工程款;没有料,晚上我和老伴提着保险灯在山上打石料。大家伙儿看到我挑灯运石料时,再也说不出什么了,都参与进来,经过一个多月的苦干,清亮亮的河水被引进了村里。

  有了水,我们引上山,全村200亩地很快就发展成了蔬菜大棚,千亩帅李园实现了一体灌溉。荒山变绿山,穷山变金山,群众发自肺腑地说党好,也一心一意地跟党走!

  退休不褪志 奋斗献余热

  枣庄市峄城区原农经局退休干部 周庆亮

  2007年,我从峄城区原农经局退休后,就和老伴计划着如何颐养天年。就在此时,老家石门村党支部书记带着村干部来找我:“老周啊,你是搞农业的,现在你退休了,你来牵个头,把那几座荒山‘拾掇拾掇’吧?”

  想到村里那几座荒山几十年没变样,老少爷们也急需找到发家致富的门路,我一口就答应了。可是老伴不愿意了:“你患有冠心病、多年脑梗和气管炎,平时药不离身,万一倒在山上了可咋办?”

  我耐心地给家人做工作:论经验,我在农业系统干了几十年,治山种树,我在行……最关键的一点,我是石门村人,更是一名党员,村里需要我,我责无旁贷,我不能退缩!

  为了不让村民担风险,我先带头干起来。我拿出自家的全部积蓄,又把城里的一套房子卖了,承包了200亩荒山做“试验田”。就这样没白没黑地干了4个冬春,我在一期200亩、二期300亩的荒山上,种上了核桃树1万余棵,修建了300亩梯田、3个蓄水池和5亩养殖场。

  随着示范带动作用的增强,村民种植核桃的积极性也增加了,为了扩大种植,实现规模效益,我把事前育好的优质核桃苗木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周边群众,十几年来,总共提供苗木八万余棵。仅这一项,我自己就贴进去十多万元。

  人老了,但是我的使命永远不会老;人退休了,我的初心永远不会退休,只要老少爷们需要我,我会一直奋斗下去。

  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

  沂源县实验中学原党支部书记、校长 李振华

  1953年,我响应党的号召,千里迢迢告别故乡南京,来到沂蒙革命老区——沂源县韩旺小学从事教学工作。

  当时,村里人们的生活非常苦,但总是把家里最好的饭给我吃,村里的大娘看我穿的单薄,晚上在煤油灯下纺纱织布,给我做棉袄棉裤。我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留在这里,好好地为老区人民做一些我自己能做的事情,用知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。

  沂源县以前是国家级贫困县,老百姓吃糠咽菜,很多孩子上不起学,于是我从工作的第1个月起,就开始资助贫困学生。当时一个月工资21块钱,我拿出5块钱给贫困学生,占了我工资的1/4,以后随着工资增长,我始终拿出工资的1/4资助学生。我退休的时候,把一辈子攒的15000块钱和国务院特殊津贴捐了出来。为资助更多学生,我外出打工,到一个私立学校帮着管理学校,8年时间里一共挣了50万块钱,也全都捐了出去。打工时,我还利用清晨和晚上的时间捡废品,8年时间我一共赚了16000块钱。到了70岁的时候,不能再打工了,我就用我的退休金继续资助学生,现在每个月我只留下500块钱做生活费,其余的全部捐出去。68年来,我个人一共捐款136万元,资助了2300多个孩子,使他们用知识改变了命运。

  我一辈子省吃俭用,生活虽然清贫,但内心里感到很富有,当我看到一批批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作贡献,内心里比什么都高兴。

 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

  就是我的初心

  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委书记 高淑贞

  我在农村干书记已经22年了,前后当了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,这两个村都是又穷又乱,我依靠党员队伍,带领群众共同奋斗,先后使这两个村由乱到治,由穷到富。

  农村发展不发展关键看党员能不能冲在前,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党支部的思路。我上任三涧溪村书记时,全村有73名党员,第一次开党员大会人数连一半都不到。我决定一家一家的入户走访,我想方设法找到所有的党员,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。慢慢地,他们逐渐向我吐露心声,很多党员不愿参加党员大会,是因为对原来的党支部失去了信任。我意识到,当时最重要的事是统一思想,把党员管起来、把队伍抓起来。我立足实际,对党员进行分类,哪些老同志有智慧、哪些年轻党员有正义、哪些是致富能手,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机会搭建平台,为村里发展出智、出力,使他们逐渐意识到党员的责任。

  为建工业园,让三涧溪的村民有工资性收入,要完成大面积的拆迁征地任务,遇到了好多“难啃的骨头”。在拆除一处违章建筑的时候,有一个不满意的村民竟闯进我家,威胁我80多岁的婆婆,吓的老人尿了裤子。当时我又生气又委屈,眼泪止不住地往嘴里淌。虽然很生气,但我没打算再和那个人深究,而是叫上“两委”干部和他关系好的朋友,主动登门。他看到我很吃惊,低着头不说话,我从拉家常开始,慢慢讲道理聊政策,最终他也接受了补偿条件,同意拆迁。

  作为村干部,不能跟群众较真,较劲,干好工作的同时自己必须能受得了委屈、吃得下群众给你的“气”。想想当初那些经历,换来的是老百姓的笑脸,那些委屈、辛酸、汗水、泪水,都算什么啊!

  做百姓永远的“家里人”

  高唐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 杜立芝

  我1985年从聊城农校毕业后,回到家乡,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,帮助农民兄弟增收致富,已经干了36年了。这些年,我获得了很多荣誉。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。一箱子荣誉证书加起来,也比不过老百姓送我的两件小礼物。

  2002年7月,当时我还是技术站站长,一天中午,农民王振广敲开了我的家门,他背着一个口袋,进门从口袋里掏出8个南瓜,在桌子上一字摆开,上面刻着八个字:“祝杜站长天天快乐”,这是他从南瓜坐果就刻上的字。这个不善言辞的小伙子,为了感谢我给他的技术指导,琢磨了这么一个点子。老百姓打心里对我的认可,就是对我最高的褒奖。

  另一件礼物是2017年2月22日,农民王宗生给我送来一封感谢信,他在信中这样说:田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,您救了我们的麦田,就是救了我们老百姓的命……老百姓的话是很朴素的,但他们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,他们感激的是党的好政策。

  老百姓对我们的认可,就是对党的认可,就是对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认可。36年来,我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田间地头大棚里,手机24小时开机,每年接听电话近万个,跑遍了全县600多个自然村。2018年,在县委的支持下,我们成立了“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”,工作室形成了以我为首席专家的70多人的农业科技服务团队,团队成员90%以上是党员。工作室成立以来,我们为老百姓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了,三年来,光热线电话就为老百姓解决生产难题3万多个。

  为了山区孩子的微笑

  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党支部书记、会长 孙建涛

  在泗水县地图上,密密麻麻贴满了红心,这是我们协会60多名党员,180多名志愿者,3600多个日日夜夜,行程80多万公里扶贫工作的见证。我们对全县596个村庄进行了拉网式筛查,每筛查完一个村庄就在相应位置贴上一颗红心,为全县所有需要帮助的儿童建立精准帮扶档案。

 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,2013年5月开始关注农村贫困儿童,走上了扶贫之路,后来注册成立了泗水县微公益协会,2017年5月12日协会成立了党支部。

  随着工作的深入,我们认识到精准扶贫,不仅要找准扶贫对象,而且要精准掌握扶贫对象的需求,我们要做孩子最需要的公益。那段时间,我们白天入户走访,晚上整理档案。在一次走访中,我们发现一名十二岁的女孩,父母离异,女孩都到了青春期依然和父亲居住在同一个房间。为了给孩子一个独立生活学习的空间,经过孩子爸爸同意后,我们给房子做了隔断、进行了装修,打造了一间十平方米的独立小屋。后来我们发现,孩子住进去之后有了很大的改变,以前放学不爱回家,现在放学后总是第一时间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学习。

  为解决这类问题,党支部反复讨论研究,2018年在全县启动实施“温暖小屋”公益项目,截至目前已建成340间小屋,为372名山区儿童改善了居住和生活环境。今后,我会主动扛起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,把这份事业继续干下去,让更多的山区儿童露出更加灿烂的笑脸,让党的阳光政策温暖民心,遍洒大地。

  携手战疫绽芳华

  秉承初心勇担当

  宁阳县妇幼保健院门诊手术室护士长 王睿

  去年2月5日,我成为山东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一员,来到武汉客厅方舱医院。最多时,我们收治了1700多名患者,而床位只有1400多张,所有医护人员都超负荷运转,一天只吃一顿饭,睡三四个小时。不论男女,每天穿着纸尿裤,套着防护服,采集咽拭子,抽血、发药,做血氧、测心率,忙得脚不沾地……

  有一天,一位老年患者突然休克,队里的一名党员迅速背起老人冲进抢救区,连续半个多小时心肺复苏,他的防护服松脱了、护目镜歪斜了,但他却没有停歇半刻。那一瞬间,我被这种无私、无畏的精神深深震撼了。其实那些天,我早就发现:冲在前面的是他们;干的最多的也是他们!哪里有困难、哪里有危险,哪里就有共产党员!看到这一切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经过慎重考虑,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我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,成为这个伟大组织中的一分子!

  3月7日,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正式休舱,而这一天也迎来了我30年人生最难忘的时刻——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正式批准我入党了!面对鲜红的党旗,我郑重举起右拳,庄严宣誓的那一刻,我全身的血液都在加速奔流,誓言的每一个字,都那么铿锵有力,火热赤诚!

  我是党员,有事找我

  淄博市市立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 孟力维

  方舱医院里挂满了党旗、国旗,很多患者说,这让他们很有安全感。作为一名党员,我想,我也想给患者这种“安全感”。于是,我就在防护服上写下了:“我是党员,有事找我”。

  作为王睿的入党介绍人和战友,我见证了她的成长和进步,也见证了很多身边的党员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、视死如归。方舱医院开舱的第一天,是我们打开了这扇门,休舱的最后一天,也是我们关上的这扇门。我深深鞠下一躬,致敬英雄的武汉人民,也致敬全体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,我希望这扇门永远永远不要再打开!

  当前,全球防疫形势依然严峻,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基本回到了正常的轨道。巨大反差的背后,彰显的是令每个中国人都无比自豪的制度优势、国家力量!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再次昭告世界:中国共产党,是中国人民最坚实、最可依靠的主心骨!作为一名共产党员、白衣战士,我们将枕戈待旦,时刻准备为鲜红的党旗增光、为伟大的时代添彩!

  做中国智慧港口的拓荒人

  山东港口集团高级别专家 张连钢、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工程技术部AGV副主管 张常江、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工程技术部副经理 修方强、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总经理助理 李波

  我们团队用三年半时间,自主建设了全球领先、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,效率比同类码头高50%以上,已连续6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。

  “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”,建设自动化码头对中国港口人来说,是“从0到1”的创新。面对这个庞大复杂的工程,我们深感“拼命都不一定能干好,不拼命肯定干不好!”为了加快研发进度,我们甚至连吃饭、睡觉都觉得是浪费时间。连钢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,接到任务时刚做完肺癌手术不久,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,但是他跟大家一样没白没黑地扑在这个项目上!正是靠着这种革命、拼命加不要命的精神,我们在一些关键领域、关键环节不断实现突破。

  自动运输车调度软件对我们而言是关键技术,自主开发的难度超乎想象,团队成员辛辛苦苦研发了一年多,第一次软件功能测试时,连6台车都无法自动调度,而我们最终要调度上百台车。此后5个多月的时间里,经过十几次修改完善,仍然不能实现上百台车的调度。为了攻克这个拦路虎,我们成立了党员课题攻坚小组,实施封闭研发,重新设计系统逻辑。121天后,我们进行了第三次测试,10台联动成功,20台车,50台车……直到上百台车联动,系统依然流畅运行。我们成功了!

  效率是码头的生命线,没有效率一切都是零。2017年10月,码头的平均装卸效率提高到30箱,实现了对人工码头的全面超越。2020年8月,我们又将装卸效率提高到36箱,最高效率达到47.6箱,连续6次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。一轮又一轮的自我超越,让这座码头拥有了超越码头本身的意义,“中国效率”成为全球自动化码头的标杆!